水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
Focus on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production for 20 years!
联系人:刘女士
手机 :18581853739
电话 : 4000-028-024
座机:028-87563887
联系地址 :彭州市银厂沟177号
网址:www.cdbohai.com
自从进入五月以来,经常霸占各种头条的都是暴雨,水淹,在这炎炎的夏季,持续强烈的降雨带来的给我们的不是凉爽,而是灾难。由于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完善,强降雨就会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影响,经济损失不可估量。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。
让我们来看看“海绵城市”在各国的运用
什么是海绵城市理念呢?
“海绵城市”的核心理念是就地解决水患,而非把水转移到他处。目前国内多地遇洪后,多采取紧急排洪方式,将上游灾害转移给下游,难免殃及泄洪区村镇。而“海绵城市”系统是一种弹性的、可循环的治水方式,让城市内部消化雨洪。
建设“海绵城市”的关键是一方面保护和恢复原有的河湖、湿地、民间坑塘等具有集水涵养功能的自然“海绵体”;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规划打造人工湿地、雨水花园、下沉式绿地、“绿色”屋顶等人工“海绵体”,就地蓄留和消化雨洪。
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已经解决了国外很多的问题,让他们从容面对水患。
荷兰鹿特丹的“水广场”
让我们来看看“海绵城市”在各国的运用
有“低地之国”之称的荷兰约有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,包括全球最大港口城市之一鹿特丹。它也是荷兰面对水患的第一前哨,面临海水、河水、雨水与地下水四种水的威胁。
由于现存沟渠和河道无法有效疏解剧增的地表水,鹿特丹采用打造“水广场”的方式智慧治水。水广场由几个形状、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,水池间有渠相连。平时,这里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;一旦暴雨来临,水往低处流,水广场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。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,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。在水广场,雨水不仅可在不同水池循环流动,还可以被抽取储存作为淡水资源。
德国多级雨水利用系统
让我们来看看“海绵城市”在各国的运用
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,将处理雨洪的思路从单纯的排放转化为利用是“海绵城市”的另一大理念。德国就建立了多级雨水利用系统,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首先,屋面雨水积蓄系统通过将雨水简单处理,用作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等非饮用水。其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,道路雨洪通过排污管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,管道口的截污挂篮可拦截雨洪携带的污染物;城市地面的可渗透地砖则能有效减少径流。最后是生态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,小区沿排水道修建了植有草皮的可渗透浅沟,供雨水下渗。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,同时构成水景。
城市需要寻找的方式是与水和谐共生的方式,海绵城市就提供了这种很好的解决方式,温柔的治理,把水患转换成城市发展的契机,资源利用,将会大大的改善。